江蘇新沂市質監局作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之一,承擔著食品生產領域的安全監管職能。該局領導班子殫精竭慮,深感責任重大。為了切實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他們著重在創新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手段、注重監管實效上下功夫,努力當好食品安全的忠誠衛士。經過實施有效監管,新沂市轄區內食品企業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在今年的食品企業省級監督抽查中,合格率達100%。他們以強烈的責任感和辛勤的心血及汗水,譜寫了一曲忠于人民、不辱使命,護衛民生的壯麗篇章。
“閉路循環”防疏漏。該局針對新沂市食品生產企業較多、規模大小不一、容易出現監管漏洞的實際情況,探索出由收集食品企業基本信息、建立監管檔案入手,對食品生產企業形成“巡查計劃制訂—巡查計劃實施—問題整治整改—回訪整改企業—案件移交處理—處理信息反饋—根據需要調整再次巡查計劃”的“閉路循環”監督管理模式,確保監管工作環環緊扣。在巡查計劃中,將具體待查企業名單分解到每個月,安排兩名專職人員、一輛專車按期巡查,對重點企業增多巡查頻次。在巡查監管中堅持做到“兩個嚴格”:一是對巡查事項嚴格把關。在巡查時,從企業的原材料采購驗證—半成品過程控制—關鍵質控點的控制—產品的檢驗—標識標注等幾個環節,查驗企業的記錄和實際做法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對查出問題的企業嚴格整治。對查出問題的企業當場開具整改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在整改情況回訪中,對仍不改正或有嚴重違法行為的迅速立案查處。
“三分四定”嚴監管。對不同風險等級的食品企業實施不同的監管手段,是防止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為了在監管上實現“突出重點,兼顧全面”,該局對全市69家食品生產企業實行了“三分四定”。“三分”,即食品分類、企業分級、監管分等。首先重新將食品企業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分為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類;其次,按照企業對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將食品生產企業分為A、B、C三級;然后,在分類分級的基礎上確定監管等級,由高到低分為ⅠⅡ Ⅲ Ⅳ Ⅴ(紅、橙、黃、藍、綠)五等,對不同監管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監督檢查頻次和監督管理措施。“四定”,即對不同監管等級的企業實行定人、定責、定區、定崗。為了做到監管工作有條不紊、避免疏漏,該局根據“三分四定”內容,繪制成圖表,懸掛在職能科室的醒目位置,實施“掛圖作戰”,收到了顯著的防范效果。
“實戰演練”繃緊弦。為了做到防范于未然,將食品安全事件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該局認真制定了《新沂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并按照《預案》定期組織開展實戰演練。今年7月5日,該局以模擬局12365舉報投訴中心接到投訴,馬陵山鎮一村民在操辦喜宴中,有30多人酒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涉嫌由不合格白酒引發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為背景。從立足實戰的角度,完整、系統地展現事故發生、事故報告、應急響應、調查處理、評估總結、信息發布、響應終結等各環節應急處置工作。通過演練有效地鍛煉了質監隊伍處置食品安全事件的實戰能力。徐州市質監局、各縣(市、區)質監局領導及新沂市政府分管領導、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觀摩了這次演練,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開門納諫”抓完善。新沂質監局把開門接受領導和社會監督作為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的動力,采取多種形式接受監督。利用該市廣播電臺開辦的《行風熱線》欄目,宣傳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介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形式,并在線解答聽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部分食品安全行政處罰案件實行公開審理,邀請政府法制辦、檢察院、法院、監察局等相關部門專家參與案件審理的現場質詢,充分采納專家意見,形成正確的處理意見;先后多次邀請本市人大、政協領導參與飲用桶裝純凈水、校園食品、節日食品市場安全檢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食品安全工作進行視察調研,認真采納來自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呼聲,不斷完善監管措施;認真組織開展“質監邀您看企業,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動,邀請新沂市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專家和消費者代表到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并由該局部分食品質量監管人員和專業質量檢測人員組成臺帳檢查組、生產現場檢查組、食品質量快速檢測組,按照日常監督檢查程序進行實地操作,讓參與活動的代表和食品質量監督專家零距離觀看了該局對食品生產監督管理的全過程,然后對該局食品質量監管工作進行點評、挑刺,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這一活動,對及時發現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改進措施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還營造了全社會關注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通訊員:陸政建)
陸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