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沂質監局為了確保農民在秋播期間能夠用上“放心農資”,努力完善質量監管機制,進一步加大農資檢測監管力度,促進了農資生產經營秩序的明顯好轉。據質量監測顯示,新沂市農資質量合格率由2009年的85%上升到了目前的90%以上,農資案件發生率下降了40%以上。
一是完善技術裝備保障機制。在充分原有農藥檢測設備的基礎上,投資購置了全套的肥料檢測設備,建立了專門的肥料質量檢測室,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質量檢測水平,明確兩名同志專門負責肥料檢測工作,使農資檢測范圍進一步擴大,檢測品種增多,有效地提高了案件辦理時效。
二是完善定期抽檢機制。堅持每季度抽檢一次,并通過開展 “進千村,入千戶,抽千樣”活動,對全市農資產品進行了全面的抽樣檢查,共抽查復合(混)肥、磷肥、氮肥、農藥等產品260個批次。及時召開農資產品質量發布會,并把抽檢結果印制成冊,發到每個企業和部分經營門市,要求經營者向前來購買農資的農民宣傳。同時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公布不合格農資的品名、生產廠家及銷售地點。
三是完善聯合執法檢查機制。由稽查大隊、質檢所聯合工商部門定期對農資生產企業和農資市場開展執法檢查,并以專項整治為抓手,堅決查處生產經營禁限用高毒農藥、假劣農藥及肥料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等違法行為。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情節嚴重的迅速立案查處,進行嚴厲打擊。
四是完善宣傳引導機制。通過開展咨詢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在電臺《行風熱線》進行系統宣傳等方式,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及農資質量鑒別常識,公布12365投訴舉報熱線。通過宣傳引導,群眾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投訴舉報明顯增多,使農資市場處于可知可防可控狀態,使一些非法銷售者慣用的發現執法人員前來檢查就轉移貨物、逃避處罰的伎倆失去了市場。農資生產經營者的法制意識明顯增強,近期已有100多戶農資生產經營者主動將120個批次農資送到質檢所檢測,自覺把好質量關。(通訊員:陸政建)
陸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