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山東省平邑縣質監局為扎實做好國家、省、市監督抽查產品質量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理工作,以“告知建檔迅速、現場檢查及時、分析判斷準確、處置工作有力”為目標,建立健全了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告知建檔、分析整改、幫扶巡查、區別處理和回訪”等制度,切實解決監督抽查中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實現了后處理由“被動應付”向“主動預防”的轉變,真正使善后處理變成了超前管理,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得到了整體躍升。
一建立健全了告知建檔制度。按照臨沂市質監局《關于印發臨沂市食品生產環節抽樣檢驗后處理工作規范的通知》的要求,在收到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報告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告知生產企業不合格產品的檢驗結果,送達檢驗報告,下達檢驗結果告知書。詢問企業對檢驗結果的意見,如果企業對檢驗結論有異議的,及時協助企業做好相關工作。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深入基層與企業面對面溝通。按照《完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管理辦法》、《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后處理管理辦法》和市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后處理通知書》的有關要求,填寫《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經銷)企業后處理工作登記表》,錄入有關不合格品的詳細信息,按一企一檔建立不合格企業檔案。并按照定檢計劃,對企業產品分類建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檔案,將抽查時間、產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及檢驗結果詳細填寫到抽查檔案,對企業的定檢情況做到一目了然,從而重點關注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及產品。不合格食品企業后處理工作結束后,及時保存《山東省食品監督檢驗不合格企業復查申請表》、《整改驗收報告》、檢驗報告和復查檢驗報告、《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后處理工作臺帳》等相關資料。
二是建立健全了成因分析整改制度。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該局及時幫助企業查原因、挖根源、議對策,因企制宜,指導企業做好整改工作。與企業共同分析研究導致產品不合格的誘因及其根源,幫助企業向上級技術機構咨詢,找準癥結。針對企業產品的不合格項,在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的同時,主動派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分析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幫助企業制定整改措施,指導企業進行整改。分析整改工作真正做到了“三查三看”和“四個不放過”,即查抽樣是否合理,看樣品有無代表性;查生產工藝是否科學合理,看是否認真執行作業指導書;查不合格是單一批次,還是連續批次,看是偶然現象,還是必然現象;不合格原因不查清楚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人處理不到位不放過,整改效果不到位不放過。
三是建立健全了幫扶巡查制度。該局在幫扶工作中,采取一對一幫扶的方式督促企業整改。對不合格產品企業,該局堅持一幫到底一抓到頭的原則,真心實意地幫扶企業,并確保了幫扶一家滿意一家,使產品質量得到持續保持。針對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實際,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企業,切實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實際情況,努力攻克技術難關。通過舉辦不合格企業整改班和產品質量分析會,面對面地懇談解決問題,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嚴把生產各環節質量關。指導企業建立完善檢驗機構,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此外,加大了對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巡查頻次。將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列入監管重點,加大了巡查頻次。巡查中,重點對企業的必備生產條件、執行標準、產品標識、原材料把關、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等進行把關,確保能及時發現問題。
四是建立健全了區別處理和回訪制度。這個局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采取了區別處理的方式,并加大了對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回訪的力度。對不涉及食品安全的非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品和初次不合格的,以及客戶要求與標準要求有差異的,該局一改單一的傳統意義上的后處理方式,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把工作的重心真正放在督促企業整改上,及時指導企業應用新標準、新技術,并制訂與用戶實際需求相適應的主要性能指標不低于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的企業產品標準。在認真做好食品質量的復查檢驗工作,及時組織人員按原抽樣檢驗方案規定項目進行檢驗,出具復查檢驗報告的基礎上,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采取定期回訪制度。回訪期間,由局黨組成員帶隊,通過組織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召開質量咨詢會、質量討論會、質量講座等,真正找到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原因所在,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年初以來,該局共對抽查涉及的10家生產、加工以及流通環節企業的共14個批次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后處理,不合格案件后處理處結率100%,整改面100%,整改復查合格率100%,有力維護了監督檢查的權威性,對提高轄區內產品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山東省平邑縣質監局 甘信軍)
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