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各級黨組織,面對市場監管工作面廣,不僅要保價保質,還要配合保障供應;量大,貴州省市場主體超過306萬戶,有零售資質的達140余萬戶,疫情期間需要關閉的經營場所12萬余家;事急,很多檢驗檢測當天交付當天就要出結果;復雜,違法手段花樣翻新,新業態頻繁出現,而微商等一些業態,監管缺乏法律授權等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迅速反應,扛起責任,積極應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疫情中展現了黨建“硬核”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
1月21日上午,貴州省委常委會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對疫情防控作出安排部署。當天下午2:00,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黨組就召開會議,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部署安排,第一時間制定措施。1月22日,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 17個工作組,下發《關于認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確定工作目標:確保價格平穩、市場安穩和質量安全;劃定工作底線:決不允許因為價格和質量問題影響貴州省防疫大局。對加強口罩等防護用品市場監管、嚴厲查處哄抬價格和假冒偽劣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周密安排,對貴州省市場監管系統發出了抗擊疫情的總動員令。為把各項防控工作抓緊抓細抓實,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強化督查調度。主要領導大年初一率隊走超市、看藥店,對防控用品價格及質量開展檢查,春節期間還先后到貴陽市、黔東南州、黔南州等地暗訪,與此同時,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12次、專題會43次,研究安排、推進落實和督導調度防控工作,對口罩價格變動情況、市場檢查、查辦案件等一日一調度、兩天一會商。
防控就是責任
在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黨組帶領下,全系統黨員干部通過“五抓”織密監管網絡,守住防控底線。
廣泛覆蓋抓巡查。建立省、市、縣、分局三級四層縱向聯動機制,明確巡查責任到點到崗到人,出動執法人員15萬人(次)對藥店、商超等重點經營場所進行不間斷巡查。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加強價格監測,及時發現價格異常波動和違法違規行為。
提醒告誡抓預防。發布《告誡函》,督促廣大經營戶依法合規經營,不得哄抬價格、制假售假。引導經營者公示防疫用品進銷價格,接受社會監督。
鐵腕嚴打抓執法。對執法辦案進行日調度,做到重大案件全程跟進、疑難案件實時指導、一般案件跟蹤調度。強化行刑銜接,對涉嫌價格違法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犯罪的,迅速移送公安機關,形成聯合打擊、多層次打擊的工作格局。
開辟通道抓保供。僅用8小時就幫助千葉公司解決標準、檢測、備案等問題,成功轉產醫用“護目鏡”,實現貴州省零的突破。全國第5個開辟防控用品注冊評審審批綠色通道,對轉產擴產企業,實施容缺審批、合并注冊,給予臨時生產批復,發放應急用防護服等臨時生產許可函6件,批準口罩擴能生產1件。
全力檢測抓支撐。發揮檢驗檢測技術優勢,為防疫做好技術支持。貴州省計量院加班72小時,完成將軍山醫院65個病房“負壓差”檢測,保證醫院順利接收病員。貴州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作為貴州省唯一的口罩、防護服檢測機構,全員上崗24小時上班,完成口罩、防護服等檢測290多批次。
市場就是戰場
防疫物資的質量、價格、供應直接關系著戰“疫”的成敗。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黨組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通過“三覆蓋”“三強化”,切實保障價格平穩、市場安穩、質量安全。
擴大告誡覆蓋面。向所有有零售資質的市場主體全覆蓋發放告誡函,對藥品大型零售企業開展全覆蓋約談,督促市場主體簽訂誠信承諾,加強價格和質量自律。
擴大市場巡查覆蓋面。進一步強化網格化監管,努力實現對市場主體“橫到邊、縱到底”的巡查。
擴大網絡檢查覆蓋面。與相關部門建立聯合監測、聯合檢查、聯合處置的工作機制,共同約束網絡經營行為。
進一步強化執法辦案。截至3月4日,共查處相關違法案件1580起,處罰金額超10萬元的價格違法大案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對微商哄抬價格行為進行了頂格處罰。
進一步強化案件曝光。連續公布八批32起典型案例;向貴州省4400萬手機用戶發送違法典型案例,警示不法經營者。貴州市場監管局的工作得到中央媒體的充分肯定,新華社2月6日新聞通稿專門報道了貴州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的相關工作;貴州省通報的典型案例,央視《新聞頻道》兩次報道,22家中央媒體刊發。
進一步強化督促檢查。抽調40余名辦案骨干,組成10個督查組,固定對市(州)進行常態化督查,對查辦案件少、線索處置慢、不落實防控期間從重從快處罰要求等問題現場督導整改。
戰斗仍在進行,重任依然在肩。貴州省市場監管系統的戰士又投入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
打贏兩場戰役、奪取兩個勝利,他們把市場當戰場、作考場,正保持戰斗狀態、攻堅勁頭,努力在兩場戰役、兩場考驗中展現市場監管擔當,奪取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