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北京 —— 由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辦,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北京吉利大學承辦的2013年“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發展與人才培養座談會”在北京吉利大學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包敘定等40多名中國機械工業及汽車行業的老領導、老專家出席了座談會,針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發展與汽車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研討。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北京吉利大學校長王興貴和湖南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袁禮斌也分別就吉利教育產業和產教協同發展向與會嘉賓做了介紹。

與會領導和嘉賓認為,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我們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與世界汽車業領先的同行相比,我們在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方面仍有不小差距,這背后就是人才匱乏的問題。在人才教育、培養領域需要對原有體系進行突破性的改革,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做大做強。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講話中表示,“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我們要以專家型、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汽車人才隊伍建設;以各級人才庫建設為重點,加快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創新;以既有人才資源為基礎,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汽車人才隊伍。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就中國汽車科技人才的發展情況做了匯報,指出科技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亟待完善,包括人才成長激勵方式、能力評價機制、政策環境等,對高層次科技人才的認識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也有待提升,并提出優化本體人才成長環境、建立汽車科技人才數據庫、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完善專業技術能力評價體系、建立汽車人才特區、推動校企合作、加強汽車專業建設,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創新后備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等汽車科技人才培養的建議。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吉利教育產業的發展戰略向與會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說:“吉利正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路上不斷實踐和探索。我們希望,吉利集團在專業人才培養上的探索和實踐,可以為中國汽車行業輸送大批實用型人才的同時,也能夠為行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鑒�!�

北京吉利大學校長王興貴和湖南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袁禮斌也分別就吉利教育產業和產教協同發展向與會嘉賓做了介紹。吉利大學從成立伊始,就確立了民辦非盈利辦學的宗旨,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合作,全面引進德國IHK雙元制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吉利產業辦學的優勢,專門成立了“產教協同委員會”,真正實現了產教聯合培養人才。湖南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秉承“做汽車企業的人才供應商和服務商”的辦學理念,以“工學結合,校企聯動”的辦學模式,進行了構建學院和企業“互通”、根據企業需要確定專業、按企業要求制訂培養標準、根據企業淡旺季調整教學安排、用企業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等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把各方資源整合到學校和課堂,努力走出一條全新的汽車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通過戰略轉型,吉利走出了一條產業升級與人才教育培養相適應的產教協同發展模式,從企業辦學到企業直接參與人才培養,從基礎的職業教育到應用型研究生的培養,吉利產教協同之路也愈來愈寬闊。
與會領導和專家還參觀了吉利大學汽車學院汽車實訓工廠,并觀摩了文化藝術學院的文藝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