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食療成銀發群體新寵 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引領健康新風尚
2025-08-18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穩步推進以及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覺醒,營養食療的價值也被大眾發現,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銀發人群的日常保健選擇之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代謝效率下降、慢性病風險攀升,銀發群體對精準營養的需求愈發強烈。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鈣平均攝入量僅400毫克/天,不足推薦量的50%,而通過合理的膳食干預可有效補充這些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進而降低部分老年慢性病的發生可能性。合理膳食、營養均衡是健康的基石,而營養食療科普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能切實幫助民眾掌握科學飲食知識,改善飲食習慣,從根源上降低慢性病發病風險。
“營養食療的本質是‘以食為藥’的精準醫學實踐。”內蒙古凱蒙五療堂蒙中醫藥研究院院長、郝氏中醫第五代傳承人郝聰明強調,大眾在日常飲食當中,通過調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補充特定維生素與礦物質,可有效改善代謝綜合征、肌肉衰減等老年常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一些傳統的營養食療模式,也結合當代人群的具體需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革新和轉型。酸馬奶療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種傳統的飲食療法,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尤其對傷后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據研究,酸馬奶中有多種有益于身體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大,還有氨基酸、乳酸、酶、礦物質以及芳香性物質和微量元素。
而在營養食療的創新浪潮中,這一具備顯著區域文化特色的營養食療模式,也開啟了自我的產業化轉型。面對時代需要,五療堂集結中蒙醫專家、藥學博士及產業運營人才組成,與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針對“酸馬奶療法”等傳統食療精華方案進行專業化的提升和適應性改良,推動民族藥產業化進程。“營養食療的未來是‘數據+服務+產品’的生態閉環。”對此,郝聰明指出。
然而,營養食療產業的持續繁榮,在為廣大銀發人群帶去了更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亂象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對此,相關專家提醒,正規營養食療產品應標注“藍帽子”保健食品標志或“藥食同源”批號,并通過人體試食試驗驗證功效。
此外,國家層面也持續出臺相關條例,引領行業向好發展。2025年3月17日,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首次明確提出“食藥物質食品”的深度開發與利用,包括構建成分數據庫、擴大藥食同源品種范圍、鼓勵中醫藥膳產業發展等內容。
在政策支持與行業推動下,營養食療正朝著專業化、規范化方向邁進。當科技為傳統智慧插上翅膀,當監管為創新發展筑牢底線,這場靜悄悄的健康革命終將惠及每一個追求品質生活的個體。(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