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 溪)經編是江蘇省常熟市梅李鎮的富民產業,也是梅李鎮的特色產業。近日,“走基層 看紡織”中國經編萬里行走進第二站江蘇常熟市梅李鎮,再次感受“梅李經編”的魅力。
作為我國最大絨類經編產品生產基地,梅李鎮黨委書記姚麗英介紹說,該鎮目前有各類經編企業近千家,規模以上企業65家,全鎮已形成了從化纖原料、織造、后整理到家紡、服裝的完整產業集群,經編產業產值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34%。據了解,梅李鎮是我國最大的絨類經編產品生產基地,產品包括睡衣、毛絨玩具、毛毯等,這是該鎮經編產業的一大特色。
在梅李經編骨干企業之一的常熟市群英針織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英公司),該公司總裁蔣建良稱,2011群英公司年銷售產值達到6.8億元,今年一季度產值近1億元,其中3D網布床墊等新產品取得了相當好的效益。據介紹,3D床墊具有彈性適中、舒適衛生、抗菌防螨等特點。該床墊是公司針對高端家紡市場開發的功能性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而在另一家經編骨干企業昌盛經編公司,一種寶石藍絨面沙發布被公司總經理朱岳明多次提起。他說,美國一個客戶一直購買這種寶石藍絨面的沙發布,這幾年共買了1200多萬米,創造了公司同一產品銷售時間最長、銷售數量最多的奇跡。一卷卷包裝整齊的沙發面料經編碼掃描后源源不斷地裝入貨柜,從成品出庫到裝車發貨,整個過程由計算機管理系統和立體倉儲管理系統把控,井井有條。該公司經理陳志強說,這樣的標準貨柜每周要發往上海港6~7個,按每個貨柜20噸計算,每月公司有120多噸的貨物出口。據了解,昌盛經編70%的成品都是出口。這些經編面料許多是差別化經編產品,其中超細纖維沙發面料是公司出口的主打成品。
然而,梅李經編產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上海東華大學教授陳南梁指出,一些企業產品單一,創新動力不足。“傳統經編產品所占比例太大使我們感受到了危機。”蔣建良說,“產品老化、缺乏創新、品牌建設滯后是我們當前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陳南梁為此給梅李企業開出了“藥方”——產業轉型、產品提升,向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延伸。他分析了梅李經編產業的特點后指出,企業應加大在吸濕排汗面料上的開發力度,應將異型截面紗線經編技術、PTT面料、超細纖維、全成型經編產品等作為今后的主攻方向。他介紹說,在生物醫用領域、海水淡化領域,經編產品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