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在康寶萊公司的電話會議上,美國總部方面宣布康寶萊中國區總裁李延亮不再擔任總裁職務,消息傳出后,當天康寶萊在美國的股價應聲下跌,股價跌幅一度達到7.63%。據知情人士處確認,康寶萊中國區總裁李延亮突然被免職,接任者為康寶萊國際全球研發副總裁鄭群怡。這一人事變動,堪稱近年直銷業的大事件,李延亮已執掌康寶萊中國十年,其背后有怎么的難言之隱呢?
十載光華多變換
李延亮作為直銷行業的職業經理人,任康寶萊中國區總裁長達十年之久,在李延亮的帶領下,康寶萊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躍成為直銷行業中的佼佼者。對于此次突發的易帥舉動,康寶萊美國總部方面未有公示任何原委,僅在電話中宣布了對李延亮這一“功臣”的免職,背后原因也引發了各方的猜想。
那么,李延亮何許人也?
李延亮系中國直銷業老人,1997年入職安利,2003年加入天獅,次年底入職康寶萊。2007年,李延亮取代錢港基,成為康寶萊中國區總裁。自2007年,李延亮取代錢港基擔任康寶萊總裁至今已經十年,他是包括雅芳、安利、如新、玫琳凱等在內的全球五大直銷企業中唯一的本土中國區總裁,此前李延亮曾擔任安利中國、天獅的高管,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職業經理人,在直銷行業有著多年經驗。不久前,在康寶萊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中國區的銷售額明顯超出預期。據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李延亮接任公司總裁時,全年業績在8億元左右。在李延亮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到2016年,康寶萊中國全年業績達到75.2億元,增長近十倍。中國區已經成為康寶萊第二大海外市場。回顧2016年,對于在美國上市的康寶萊而言,稱得上多事之秋。2016年7月,經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兩年的調查,康寶萊最終以支付2億美元達成和解,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康寶萊運營模式是否非法沒有給出結論,但要求康寶萊修改相關經營條款。
那么,統管中國市場十年的李延亮去職,康寶萊經銷商軍心豈能不動蕩?蝴蝶振翅能引起海嘯,康寶萊股價同樣不容樂觀。美國對沖基金大佬阿克曼據傳豪擲10億美元做空康寶萊,已虧損5億美元,也許面臨柳暗花明的轉機。美國的監管也讓康寶萊頭痛不已。康寶萊花2億美元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解,化解欺騙消費者指控,又面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康寶萊中國的反腐敗調查。
面對重重的阻撓,讓精通產品的鄭群怡接掌康寶萊中國帥印,美國人是否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股市風云起波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康寶萊中國區換帥的大背景是康寶萊被要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供有關反腐敗調查的中國區材料。資料顯示,2017年1月20日,康寶萊對外宣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公司美國市場開展反腐敗措施調查過程中,索要中國公司部分的內容,對康寶萊中國公司有沒有違反《海外反腐敗法》開展進一步調查。而有關中國區總裁裁撤的風聲也是在當時就已流出,這不得不使人懷疑兩件事的關聯性。
實際上,有關康寶萊的指控一直都沒有停止。2012年12月,對沖基金大佬比爾阿爾曼公開表示做空康寶萊,并豪擲10億美元;2013年2月,Ackman指責康寶萊違規,3月1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對此展開調查;2014年1月參議員麻州公開呼吁調查蛋白質奶昔制造商。此外,在2014一年中,康寶萊的直銷模式在美多次受到“金字塔傳銷”的指控。到2016年7月,康寶萊通過支付2億美元達成和解。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康寶萊當時被做空是因為部分投資者對于其業績的真實性產生質疑,包括很多美國著名基金經理在內分歧嚴重,之后因為缺少更多證據披露,做空者黯然離場。但是無風不起浪,雖然當時沒有很多做假證據披露,但不代表后續沒有內部或外部調查開展,這次中國區總裁離職有可能是該事件的進一步發酵的結果。
業內人士分析,康寶萊頻受做空和指控,其內部業績和經營模式堪憂,而在剛剛遞交中國區材料的背景下,中國區總裁“被下課”很可能是中國區業績和模式值得懷疑。
確實,早前中國經營報就曾曝出,康寶萊在中國采用以俱樂部為中心的直銷模式,但這些俱樂部并不從屬于康寶萊,授權俱樂部開展有關康寶萊的營銷活動,但禁止任何俱樂部用“連鎖”“加盟”“特許經營”等字樣宣傳經營模式。也就是說俱樂部的活動完全不受康寶萊監管,即使俱樂部出現問題,康寶萊仍舊可以推脫責任,而這種俱樂部模式在中國廣受詬病。
而資本市場的不穩定也使公司疑云不斷,記者查閱獲悉發現,從2011年5月到2013年4月,康寶萊公司股價層從90美元/股左右下滑到37美元/股左右,跌幅近60%,而深受“金字塔傳銷”指控的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間,公司股價從80美元/股左右下滑到36美元/股左右,跌幅超過50%。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康寶萊股票波動的幅度和頻度很大,多空競爭激烈,有兩大巨頭在爭奪,一方重倉,極力看好,另一方極力看空,分歧很大。而這是因為有關企業的信息好的壞的都有很多,每方都認為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對的,說明康寶萊公司的狀況不確定性很大。
功臣“下課”引深思
曾幾何時,當業內人士談到職業經理人時,都會以李延亮為榜樣。第一位成為外資直銷企業中國區總裁的本土職業經理人;第一位真正意義上帶領企業在經營上實現成功轉型的職業經理人,李延亮和他的團隊為困頓中的中國直銷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證明事業導向以外的努力也能成功。
而李延亮此次去職非常突然,康寶萊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中國區的銷售和數量明顯超出預期。對此,康寶萊內部人士表示不解:“接任者是一個都沒聽說過的湖南的博士”。
繼任李延亮的人是全球研發及科學事務副總裁、中國區研發及科學事務主管鄭群怡博士。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鄭群怡是天然產物及保健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專家,湖南大學特聘教授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總而言之,鄭群怡一直從事科研方面的工作。
2017年4月,鄭群怡曾陪同康寶萊高級副總裁Pradip Mukerji前往與天士力洽談合作和業務交流,此前,在2月份,康寶萊曾和天士力達成了合資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對于此次合作,天士力曾表示試圖借助康寶萊營養分銷網絡將其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此次走馬上任的總裁在直銷行業內鮮有人知,根據其簡歷顯示屬于技術性人才。業內人士認為,李延亮被免的原因,應該是與美國總部發生分歧,“這有點走安利的路子,銷售主導的鄭李錦芬去職后,分管產品的顏志榮接掌。”這一人士認為康寶萊股價或遭重挫,認為鄭群怡在銷售方面會遠遠遜色于李延亮。
更令人詫異的是,在宣布李延亮離職的當天,李延亮也沒有到場,雖然李延亮在任的近10年間功不可沒,但離職當天僅寥寥幾句,公司并沒有提及。而隨著李延亮的離職,這或許會讓此前李延亮對中國市場的發展規劃最終夭折。據此前李延亮對康寶萊中國市場的大發展規劃,公司的下一個目標將經銷商的保留率提升到80%,然而這一切隨著李延亮的離職或將成為一紙空談。(本文資料來源于: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