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韓國媒體報道,全世界已有過半的生活家電為中國制造。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電行業在制造升級之路上已經領先一步。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水平提高,消費需求日趨旺盛,無疑刺激了家電行業的蓬勃發展。另外這個行業幾十年來一直享有國家政策的扶助,比如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我國曾出臺“家電下鄉”計劃,以應對消費性電子產品外銷需求急速衰退的局面。
可以說到今天,彩電、洗衣機、電冰箱、微波爐、熱水器等這些家電類型,無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都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成了普通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然而在眾多家電類別中,隸屬于廚房家電的洗碗機卻好像一直是個“稀罕”物件;而且在大規模的品牌家電營銷展覽中,各種液晶顯示屏、掃地機器人、智能洗衣機展柜前都有探頭探腦熙熙攘攘的人群,洗碗機的展臺往往規模小且參觀咨詢的消費者也相對少很多。
作為家電進中國的一塊遺留的“處女地”,理論上對進口品牌的洗碗機來說也該是商機滿滿,但各類數據顯示中國人接受洗碗機的過程很緩慢。
小編列舉幾個可能的原因:一,可能是因為性價比低;二,洗碗機太占地方,和國人平均的家庭廚房空間不搭調;三,華而不實,小家庭吃飯就那么幾個碗,動手洗洗也不用很長時間,而且還費事買配套的清潔劑;四,感官上講,其應用性有待檢驗,不一定比手洗的干凈;五,可能越來越少的人會在家里做飯吃飯,外賣統統解決……
面對以上種種可能,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洗碗機制造商可能要迫不及待打臉了。以市場占有率能排進前兩名的某知名品牌為例,其價格不但很親民(基本范圍在2800-4000元,不比高端手機貴),而且有各種型號的一體式免安裝適合三口之家的洗碗機,占地不多而且一次能洗20多個碗筷;除此之外,廣告還不遺余力宣傳其絕對比手洗的干凈,而且能消毒,高性能殺菌。
某些國外的家電品牌制造商,對國內的洗碗機市場有過多種分析報告,語詞略有些傲慢,無非是說中國中產階級規模還不夠大,衛生習慣還不夠健康云云,而且西門子還給出了數據,證明中國越有錢的家庭洗碗機擁有量越高,如下:
乍一看是這么回事,仔細一看好像又不是。因為數據顯示,2012年國人哪怕是最有錢的那10%的家庭,洗碗機的擁有量每百個家庭也只有區區2.12。也就是說那些不差錢也不用為廚房面積發愁的國內富豪在家里卻也未必很待見洗碗機這個東西。
上世紀八十年代,洗碗機一度和洗衣機一起在西方被當成“家庭婦女解放”運動的家電先驅,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它們可以讓家庭主婦從繁重的家務活中解脫出來,有明顯的女權范兒的暗示,可謂x格滿滿。
然而,洗碗機目前卻未能和其他家電小伙伴們一起成為中國普通家庭設施中的常規一員,讀者們怎么看?
暫無直企涉足洗碗機
在2016年4月,商務部會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對中國直銷產品范圍進行調整,在原有的化妝品、保潔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廚具基礎上,又增加家用電器,共計六個品類。
此前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除了國家對直銷企業的資質有嚴格的審查和限制外,對于直銷產品也采取嚴格的目錄限制。不在目錄中的產品,直銷企業是沒有銷售資格的。這一條例的調整,就意味著接下來,一大波的直銷企業可以在其渠道內進行家電產品的銷售。
由此,安利、如新等直銷企業,可以直接定制自己品牌的家電產品來進行直銷;也就是說,傳統家電廠商們自此就要多了一個同行和對手,那么家電市場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或者就是這些直銷企業,直接與傳統家電企業合作,代銷或者定制包銷相關的家電產品。甚至聯合一些家電經銷商進行區域合作。這也就意味著,傳統家電企業又在電商、連鎖和實體店之外,多了一個更為龐大的直銷渠道。可以說是渠道的開源。
家用電器進入直銷品類一年有余,目前我們來看,在經營品類上,絕大部分的直銷企業都沒有涉足大家電領域,而是會在電飯煲、電烤箱、電壓力鍋這一類的精品生活類小家電產品上深耕,或是緊跟時下需求潮流,走健康小家電路線。如安利,目前在凈水與空凈市場的實力不容小覷,旗下有“益之源凈水器”、“逸新空氣凈化器”。又如如新空氣凈化器、CNI長青的歆凈加濕型空氣凈化器、榮格的康凈怡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等等。
而對于“洗碗機”,就連主攻家電的福維克也沒有涉足。
目前來看,洗碗機是國內家電的“處女地”,是傳統渠道也沒有打開的市場。一方面是由于使用觀念,一方面是由于生活習慣。而對于直企來說,比起傳統渠道,直銷更容易“宣傳觀念”、培養用戶。有條件的還可以對市場現有洗碗機的不足加以調整,也就更有利于開發這片藍海并創造業績。
但從另一方面考量,直企涉足家電在可能存在的售后服務問題,無論是自營,還是包銷定制,或者是配送、安裝合作,對于直銷企業來說,要想進入家電領域,都是一種考驗。
有話大家說:
中國的飲食習慣造成:1.不會用同一型號的碗,不利洗碗機的使用。 2.中餐殘渣較多,洗碗機洗碗后,還得手工清理洗碗機。 3.收碗擦桌的事還是得做,居然都開始了,就不在乎多刷幾個碗了。
盤子要一個個在架子上擺好,這個動作耗費的時間差不多就可以手洗一半了。然后很多地方燒菜重油或者類似八寶飯這種粘盤子,洗碗機干不掉。就是說,勞動力替代性不明顯,所以實用性偏差。
在中國洗碗機不普及,最大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人時間觀念還是薄弱,或者說對節省一點家務時間對國人意義不大,固守陳舊思維,寧愿在家瞎忙活也不愿意添加洗碗機;
另外一個原因,對洗碗機的性能不了解。
剛剛裝修完一個新房子,覺得洗碗機是最值的投資之一。小到筷子、勺,大到大炒鍋、大蒸鍋,扔進去,幾個小時后就洗凈、烘干,省下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比什么都值。粗測了一下,用水比手洗少很多,稍微用一點電。(本文來源于: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