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交易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易方式,已經逐步被人們所接受和推崇。網絡交易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等優點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青睞。與傳統交易方式比較,網絡交易確實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不少的變化,但是,由于網絡自身的特殊性和交易的風險性,網絡交易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也是隨之所帶來的弊端。
因此,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盡管互聯網為直銷企業增加了營銷和服務的新工具、新方式,有利于消費者得到更加多樣化的服務,但消費者權益保護也面臨新的挑戰。
網銷產品質量真實性成難點
雖然網絡交易很方便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問題,就是消費者的權益越來越難有保障了。我國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有信息不對稱,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由于網絡交易屬于一種虛擬交易,消費者只能通過互聯網在虛擬的平臺通過經營者在網站、網頁、網店上對商品或服務的廣告圖片、文字說明、樣品、視頻等介紹來了解經營者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利益的驅使,部分直銷企業常常會作出虛假廣告、故意夸大商品或服務的效用、性能、價格、承諾,導致消費者很難判別企業的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性,因此消費者知情權難以保障。
除了網絡交易中存在的虛擬性、隱蔽性會誘導欺騙消費者之外,仍有諸多因素會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首先,網上銷售對直銷產品的及時送達、消費者退換貨及各種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這些方面若出現問題,容易使消費者利益受損。
其次,網上銷售對產品的質量、真實性、保真防偽等提出了新挑戰。如果做不好,有可能使消費者買到假貨和劣質產品,損害其利益,這對直銷企業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和信用體系提出了新的課題。
再次,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有效打擊傳銷、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出了新挑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些不法份子乘機而入,利用網絡進行非法傳銷。他們打著電子商務、IT新技術等冠冕堂皇的旗號,在網上大肆招攬傳銷成員,利用網頁、電子郵件、微博、網上論壇、聊天空間等發布傳銷信息,組織傳銷活動,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上當受騙。網絡傳銷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嚴重損害了群眾和消費者的權益,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甚至是刑事案件,也給正規的直銷企業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惡化了直銷經營的社會環境。但是,由于網絡傳銷點多面廣,政府執法和打擊客觀上存在取證難、認定難、立案難等困難,這對如何有效和精準地打擊網絡傳銷、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企業與政府共同維護直銷環境
在科技突飛猛進的當今社會,網絡交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已經慢慢地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如何保護消費者網絡交易中的合法權益將成為直銷企業與消費者亟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正是如此,加強對直銷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既要發揮直銷企業的力量,也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
在直銷企業層面,一是結合“直銷+互聯網”的現實,根據網絡銷售的特點,按照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要求,修訂和重新制定企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有關制度和規則,并且向每個企業員工進行宣傳,落實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二是要加強直銷企業產品的研發和質量保證體系,提高質量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生產,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綠色安全的直銷產品。
三是完善企業消費者服務體系,利用企業的大數據系統,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精準研判,提供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目前,國內經營的直銷產品同質化特征明顯,企業應加大研發能力,促進產品創新。四是加強培訓,提高直銷員的業務水平、道德素質和職業操守,嚴禁在網上進行虛假不實的產品宣傳,提高企業信息對稱度,并對違規行為嚴格按制度進行懲處。
四是根據網絡銷售的特點,加強和完善線下物流配送體系,網上訂貨與線下送貨的產品必須按約定及時送達;嚴格按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直銷管理條例》執行消費者“冷靜期”和無理由換貨退貨制度;及時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和各種投訴,完善爭議解決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五是建立和完善直銷企業信用體系,建立產品可追溯機制,嚴格執行,切實解決消費者維權難、退貨難、產品責任追溯難等問題,用誠實守信和嚴格的制度取信于消費者。
在政府監管層面,一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利用互聯網平臺等多種方式,發布和宣傳直銷法規及政府監管規則,及時準確解讀相關政策,提高政策及監管透明度。二是優化政府監管流程,減少繁瑣程序,降低行政成本,實現政府職能轉變。
三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加強對直銷企業經營行為的分析,有的放矢地進行監管。對直銷企業的多種營銷方式(如經銷、人員直銷和網上銷售)進行有效的分類監管,提高監管水平和質量;四是利用政府網絡和平臺直接傾聽消費者意見和投訴,并及時進行溝通,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依法依規進行處罰,保護消費者權益。五是結合網絡傳銷的特點,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其它執法手段,嚴厲打擊網絡傳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切實保護消費者財產和利益。(本文內容改編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