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業扶貧紀實
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萬隆黑茶產業園(本文圖片由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隆冬時節,黑茶飄香。12月下旬,筆者走進安化縣經開區華萊萬隆黑茶產業園,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車車飽含華萊人心血的茶葉,從這里運出,通過益陽物流銷往全國各地……
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黑茶生產銷售、接待服務及文化傳播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累計納稅逾7億元。目前,公司直接安排就業3500人,其中貧困人口1000人,年工資總額逾1.5億元;帶動種植、加工、包裝、物流、銷售等相關產業間接就業9.67萬人,其中貧困農戶2.32萬人,間接收入逾5億元。
自2014年起,華萊公司積極響應安化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在產業扶貧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2017年10月,華萊公司被評為“安化縣社會力量助力精準扶貧優秀企業”,董事長陳社強被評為“湖南省2017年百名最美扶貧人物”。
據安化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縣黑茶領導小組組長蔣躍登介紹,安化是益陽市唯一的國家級貧困縣,目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1170人,其中還未實現脫貧的人口有63315人。安化是“中國黑茶之鄉”,年產黑茶6.5萬噸,約占全國茶葉總產量3%。在安化精準扶貧中,黑茶產業是最大的龍頭。而安化黑茶產業中,華萊又是最大的龍頭。去年,華萊產銷黑茶3.8萬噸,占安化黑茶產銷總量58%;上繳稅收1.76億元,占全縣茶葉稅收總額88%。
近年來,華萊公司出真招,見實效,為推動安化精準扶貧工作按下了快進鍵,華萊已成為產業扶貧的領頭雁。
產業扶貧,華萊一直在行動
精準扶貧,重在行動。華萊公司成立了湖南華萊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董事長陳社強任組長,總裁張先枚任副組長,從相關部門抽調精干人員擔任成員,負責與縣產業扶貧辦對接,直接為貧困農戶服務。實行“三個保證”“三個優先”,即保證人員、保證車輛、保證經費,貧困農民培訓優先、就業優先、扶持優先。
公司專門設立了扶貧基地——華萊萬畝生態觀光茶園,地處風景秀麗的安化縣江南鎮馬路新村,目前已建成8000余畝。全部招聘附近貧困農民負責種植,采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杜絕使用農藥。通過科學種植,每畝增產干茶3公斤,增收120元,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使400戶1600名貧困農戶直接受益。
公司專門設立了“扶貧車間”,主要進行“富民茶”——2公斤荷香茯磚包裝,實行手工包裝。該車間屬于勞動密集型車間,工作內容易學易會,且對年齡范圍要求不高,特別適合貧困戶就業。扶貧車間由9人包裝、12人裝箱、5人進出烤房,全部招聘附近建檔立卡的貧困農民,通過技術培訓上崗,使他們就地由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目前,“扶貧車間”人均收入3萬元以上,就業者擺脫了困境。
公司專門量身定制了一款“富民茶”——2公斤荷香茯磚茶,每銷售一片“富民茶”,提取5元作為湖南華萊產業扶貧專項基金,并設立了專用賬號,由縣扶貧局和公司共同管理,用于直接幫扶貧困戶。“小小一片茶,濃濃華萊情”。“富民茶”每年可銷售60萬片,總共可提取300萬元存入扶貧專項基金。
深度扶貧,華萊一直在努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華萊公司特別注重專業技術培訓,逐漸走出了一條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的扶貧捷徑。
華萊公司扶貧辦聯合周邊幾個鄉鎮政府和相關村委會,通過走村串戶,摸底調查,掌握了大量的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的第一手情況,向18個村612戶3018人發出了免費培訓通知。冷市鎮三洲村六組村民張滿妹因丈夫突然去世,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年老體弱的公公婆婆沒錢看病,上大學的女兒面臨失學。公司領導得知她的境遇后,通知她參加免費培訓,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培訓正式上崗,每月有了2200元的收入,再加上將家里的十幾畝茶園流轉給公司,每畝每年有600元租金,一下子救活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
華萊公司利用“國家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技術示范基地”和“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博士工作站”的優勢,先后3次在公司所屬葉子茶廠舉辦黑茶種植培管技術集中培訓,邀請中國茶學界泰斗、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施兆鵬教授,安化黑茶金花之父、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等專家為貧困農戶上課。集中培訓后,公司建立了微信公共群,由專家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受訓農戶在生產過程中一旦遇到技術難題,可隨時向專家咨詢。對于種植培管成功的大戶,公司定期召開現場推廣會,組織其他貧困農戶觀摩學習,鼓勵他們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實現貧困家庭短期脫貧和長期致富的目標。如冷市鎮冷市村曾望春夫妻,家中10畝茶園一度荒廢,雜草叢生。經過專家全程跟蹤服務,10畝茶園得到精心打理,能采一季春茶、兩季黑茶、一畝收入就有一萬多元。加上夫妻倆在公司每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既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更提前過上了小康生活。
華萊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經營方式,實行“5個統一”“3個免費”,即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提供茶樹種苗、統一技術培訓和指導、統一種植保險、統一保價回收,免費發放優質茶苗、免費提供種植培管技術培訓、免費提供有機肥料和病蟲害防治藥物,幫助貧困戶發展茶園,負責定點收購鮮葉,從根本上解決了茶農賣茶難的問題。每畝茶園每年收入6000余元,除去2000余元生產成本,每畝效益達4000元以上。一戶農戶建設一畝茶園就能基本實現脫貧,建設兩畝茶園就能完全實現脫貧,1.1萬名貧困農戶因茶年人均增收達1800多元。同時,茶農在參與整個產業鏈中,可實現“三次就業,三次獲益”:在茶葉種植培管環節實現第一次就業;鮮葉的采摘、黑毛茶初制加工均由茶農主導完成,每天采摘鮮葉的收入有70-120元,黑毛茶的加工增值能達到6-8元/公斤,這就為茶農提供了大量第二次就業機會;農閑期間,農民還可以到茶企從事制茶、包裝、撿梗、銷售等工作,實現第三次就業。這樣,基本上保證了茶農能穩定就業,全年創收,脫貧致富。公司葉子茶廠現年62歲的廠長劉下生,進公司前生活貧困,將自己的茶園流轉給公司后,被公司聘請主要負責茶園的管理,茶樹的培育、種植等工作。現在通過管理公司的茶園,加上茶園流轉所得的收成,他年收入超過10萬元,生活奔上了小康。
2017年9月,華萊公司與安化縣人民政府簽約“安化黑茶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在未來3-5年間,投資80—100億元,在縣城城郊打造一個集黑茶研發、茶園風光、黑茶文化、黑茶交易、水上運動、養生健身、全域旅游于一體的“安化黑茶特色小鎮”。項目建成后,將為當地農民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華萊一直在路上
茶道即人道。華萊公司在帶動安化黑茶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一直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通過產業扶貧、修橋建路、捐資助學等方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華萊的身影,8年來,累計捐助扶貧、社會公益資金3億元:
2012年,向安化縣紅十字協會捐資120萬元,用于安化特困群眾的生活救助;
2014年,捐資160萬元興建羊角塘鎮常安村華萊希望小學;
2014年8月,舉辦大型賑災、助學慈善晚會,向安化縣受災群眾和貧困大學生捐助500萬元;
2015年,向安化縣教育基金會捐贈300萬元;
2015年,出資1000萬元成立湖南華萊愛心基金會,為社會弱勢群體、遭遇突發災難的貧困群眾提供幫助;
2015年,斥資7000萬元修建冷市鎮至又一村、葉子村的鄉村公路,為當地居民出行、銷售產品開辟綠色通道;
2016年,捐助50萬元,用于冷市鎮5個貧困村的扶貧工作;
2017年2月,向益陽市工商聯捐資500萬元,用于改善貧困群體生活質量,提高生活品質;
2017年4月,與安化縣人民政府簽訂《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委托扶貧備忘錄》,幫扶冷市鎮、羊角塘鎮、龍塘鄉、縣經開區2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項目一期總投資7500萬元,扶持貧困戶新建5000畝高標準有機茶園,建設2條現代化黑茶生產線,解決300人長期就業,涉及土地流轉農民及茶葉生產相關人員5萬人,其中貧困農戶2萬人,將聯結帶動6000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2017年5月,向益陽市、安化縣受災群眾捐贈400萬元。
……
華萊公司董事長陳社強深情地說:“我是安化人,希望能為安化的鄉親們多做一點事情。今后,湖南華萊將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安化縣委、縣政府的精心指導下,始終牢記企業使命,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一如既往地將企業的發展和產業的發展融為一體,將家鄉的改變和企業的改變融為一體,舉全公司之力,全方位開展深度扶貧,將產業扶貧進行到底,為建設暢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作出應有的貢獻。安化不脫貧,華萊不收兵!”
拳拳之心,溢于言表;鏗鏘誓言,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