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大閘蟹消費、蟹卡兌換的旺季,在消費者享受饕餮盛宴的同時,電商銷售大閘蟹引發的消費糾紛和違法違規行為廣受詬病——潛規則五花八門,以次充好、蟹繩注水、虛假宣傳等問題頻出。
為有效規范大閘蟹電商銷售市場,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創造有保障、高品質的消費生活,10月29日,江蘇省消保委正式發布《大閘蟹電商銷售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江蘇省消保委長期關注大閘蟹銷售問題,聯合部分地市消保委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線上銷售大閘蟹測評與體察,并針對就調查問題制定相關服務規范和標準規制等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調研和專題研討。
去年11月、今年5月,江蘇省消保委分別組織召開了專題研討會議,廣泛征詢了有關各方的意見。江蘇省消保委負責人認為,引發網購大閘蟹商品和服務糾紛的根源是規則缺失、缺位,標準供給不足。作為大閘蟹產量、產值占全國一半的省份,江蘇省消保委有責任和義務通過團體標準的制定,從源頭上規范電商銷售大閘蟹經營行為。
《規范》從基本要求、大閘蟹品質、線上大閘蟹蟹卡服務、售后服務以及消費糾紛解決與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范要求。
大閘蟹的“大”字體現其價值,個頭越大,價格越高,某些商家便在標注大閘蟹重量時投機取巧,把繩子的重量算入螃蟹的價格,甚至標上大范圍區間,嚴重誤導消費者。
根據《規范》,商品蟹重量應為大閘蟹單只產品的凈重,不應包括商品標簽、捆扎繩及預包裝物的重量,且捆扎包裝應采用安全可靠的綠色環保材料。重量標注應清晰、準確,單只誤差應不超過凈重的7%。如果消費者交付后發現單只商品蟹的重量(含失水率)誤差在標注的最低重量7%以上,單只商品蟹則全額退款。
今年,各大電商平臺大力布局蟹券銷售。但是,消費者網購大閘蟹時遇到商家跑路、客服不理睬、蟹卡無法兌換怎么辦?
《規范》明確要求,線上經營者繳納不得低于30萬元保證金至其所在的線上平臺。同時,在消費者收到大閘蟹蟹卡訂單下的商品并確認收貨前,其所支付款項將全額被凍結在平臺或第三方監管支付機構。《規范》要求,當蟹卡經營者提出退出平臺銷售時,如其在平臺的待履約額超過5萬元,則不允許商家退出,并可凍結商家保證金直至待履約額低于5萬元,以此防范蟹卡提貨困難、實物與蟹券信息不符、商家跑路等問題。
一直以來,大閘蟹蟹卡的標注并不規范,商家模糊標注“666型”“1299型”等,沒有明確說明大閘蟹的真實價格,很容易造成消費者對蟹卡價值的誤解。
對此,《規范》中特別規定,蟹卡使用辦法和規則必須包含蟹卡有效期(不得低于2年蟹季)、品牌名稱和價格、產品規格型號(幾公幾母、多少只裝、單只重量)以及產地等。簡單地說,無論商家如何標注型號,都必須標明大閘蟹的真實價格,即便是“8888型”的蟹卡,大閘蟹價格“88元”也必須明示。
為有效防范“傍名湖”現象,《規范》還規定,當消費者對商品蟹產地存在異議時,銷售者應能夠提供證據以證明大閘蟹產地。如果虛標大閘蟹產地誘導消費者購買并被查實的,銷售者應照價退還消費者的購買款項,并承擔給予消費者銷售價格3倍的賠償。賠償數額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計算。